愚公到底是哪里人?

这些天在写《大道至简》第二版,又涉及到对《愚公移山》的思考,因此对“愚公到底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本想Google出一个结果,没想到一查,哈哈,原来大家对这个问题吵得不亦乐乎。

其中,河南商报撰文《山西晋城抢注‘愚公移山’
河南济源保护‘文化名牌’》。河南人认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在河南济源,理由则是市区以西就是王屋山;山西人则说,“为什么晋城在王屋与太行之间,却没有被它们阻挡?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愚公给我们移出来的。”

这下好了,一家说自己是“愚公故里”,另一家则连“老祖宗”都称呼上了。这么多人抢着攀亲沾故,愚公何其幸也。

那“愚公”到底住哪里呢?这还得从原文中查。

首先,关键地名在于“太行、王屋二山”。但《列子.汤问》中说这两座山是被夸娥氏搬动过的,所以现在的太行、王屋已经不是愚公当年“惩山北之塞”时所在位置了。

好在书中交待了原来的位置“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这冀州,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书中所说“冀州之南”,当是指山西的南边。而河阳也是地名,就是如今河南省孟州市(偏西),河南之意,即是指黄河之北。

也就是说,太行、王屋二山,是在今孟州市以北的。地理位置上,确是偏向济源。但接下来,书中说“方七百里”,那是指大小七百里。但这个古人计算“方”,是把横向绵延的山截长补短,成正方形,再计算面积。这个麻烦了,因为现在所说的太行山,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绵延800里,如果照此算下来,“方七百里”就算不出来了。因此,我们只计算太行山的宽即可(因为它N千年是横在愚公面前的嘛)。

地理书上讲:太行山脉,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北京关沟,南止于黄河谷地,……宽约100公里左右。

这样讲,太行山脉宽100公里。然而济源与晋城间仅60公里,所以单放个太行山就放不下,更何况还

要放个王屋山?再往南,至孟州30公里,才差不多能放个太行山了。因此如果还要放下王屋山,大概还得转而向晋城以北十余公里。

接下来书上说,“北山愚公者”,是指愚公住在山的北面,那就是近山西晋城一面了。所以,按这个道理来说,愚公原来是住在晋城或晋城以北的地方才对。

接下来,顺道儿解释书中的几个地理和方位名词。

“面山而居”,是指愚公已经山脉边上了,故而为山所阻;其所谓“惩山北之塞”,并不是指山在愚公的北边,而是指山脉北侧阻塞了愚公的交通。愚公本来就在山之北,坐北而面南,所以若以愚公而言山者,应呼之为“南山”。

愚公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个“豫”,是指现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南地区。而上面说的“孟州”就恰恰南邻黄河,所以移走二山,当然是“指通豫南”。“汉阴”则是指汉水以南(注意不是今天的陕西汉阴)。从地图上,顺河南南部看去,直到河北武汉、汉口地区可见汉水。所以愚公的目标,是指“挖平太行王屋二山,以便向南能通达汉水南面”。

文中最未说“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就是说,自从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山西(晋城)以南,直到湖北汉水更南侧,就没很多的山峰了。

从地图上看,中原以南,确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