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1 篇文章

那些年,那些诗

在搞IT之前,我也搞点文学。 读书的时候总会写点东西,但不见得算文学作品。大概在99年的时候,我的《石像的忆述》被评成了网易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金奖,看起来算是真正在做文学了,但此后我却也不怎么写东西了。后来有一阵爬坛论的风气,我跟着老茂的“顶点诗歌”混过一阵,也在精品论坛(ET8)和海浩网的文学版里出没,但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再之后就是博客、微博和微信了,文学方面的作品更是寥寥。 但总归还是有些的。例如在其它博文中提到过的: 《澄心居诗词评读》六篇 《独身茶寮》 ...

诗写江南之行

原作于2017.04.16发于微信朋友圈 跟麦子同学策划了一次无计划的江南之行,从4.6~4.15,自上海经苏州、湖洲、宜兴、南京,最后从镇江回到上海。去年游澳大利亚时,便趁着得了空闲,写了一组『深夜食味记』,那是散文。这次亦然,不过换成了古体诗。 这次写法有些特别。在习惯上每日只写两句,写一时之所想,在用韵、平仄这些方也并不特别讲究。十日后掇句而成诗, ...

深夜食味记之五:回锅肉

(aimingoo 2016.02.21于上海) 在许多年之前我曾经参加了阿里巴巴在武汉的一次校园招聘,当时面试的一个学生水平确实不错,与我谈起各种技术、方向和方法来都头头是道,从BIOS代码到操作系统的启动代码一直到应用开发的许多问题他都能对答得上,还是计算机学会的一个副主席…… 然而,总有什么地方不对。 于是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回锅肉是怎么做的吗?他愣了一下。然后从我的眼神中读到“确实是这个问题”的信息之后,便又开始回答下去……过了几分钟,我终于拦住了他,说:我们讨论了很多问题,甚至从计算机谈到了烹饪,然而你知道你的回答中多少是正确的吗? ...

深夜食味记之四:酸菜魔芋

本来有其它两款菜式是列在计划中要写的,但一想到这酸菜,我就满口生津,急不可耐地先下笔了。 aimingoo 2016.02.13 深夜于悉尼 魔芋本身就是一种很特别的食材。它用来食用的根茎部分其实毒性很强,是得加石灰水浸煮才能去毒,制成后形如灰褐色的凉粉,这才能用来做菜。其粗敝不可多食,火锅菜中有它,但也不算一道好菜,其它能做的菜式也就稀疏几种。我只在杭州时吃过一味烤鱼,拿它做底,味道算是上佳。另外,川菜有一道名菜“魔芋烧鸭”也是美味,这道菜父亲偶尔也做, ...

深夜食味记之三:麻婆豆腐

看了前两篇,老哥发来消息说:你这大半夜的,哪里有味可食,不过是想吃又吃不着的幻想嘛!好吧,我承认这个。但也决定写个连他也再吃不到的,来狠狠地馋他一回。 食味实是思味,其实我一早便是知的。 aimingoo 2016.02.04 02:00于墨尔本 小时候在我家的附近便有一家豆腐店,是自家现做现卖的。父亲爱做豆腐,便常常差我和哥哥去买。到店中去买的豆腐与菜场购得的并不一样,区别便在于老板会多问你一句:做啥子用的。正宗的麻婆豆腐要用老嫩适中的豆腐,太老就入不得口, ...

深夜食味记之二:鱼香肉丝

在《刀与磨刀:手艺》里提到过鱼香肉丝,于是便有网友问正宗的要怎么做。先得说,我充其量算个知道些门道的食客,下手做却是不会的。所以还是顺着“食味”的路子来聊聊这菜这味,做法上大家看看门道即可,细节莫追哈。 aimingoo 2016.02.03 02:00于墨尔本 印象中的鱼香肉丝经典好吃,但如今我在北方是从来不点这道菜的。因为北方做法已经完全找不到这个菜的特点,总是做成“酸酸甜甜就是我”。而且为了这酸甜的口感,很多的做法都已经简单化到拿点番茄酱加点糖就“ ...

刀与磨刀(之二):手艺

引言:这篇文字其实与“刀与磨刀”没什么关系,只是在与网友聊到磨刀时想起来的旧事罢了,归在这组文章里,算成系列。 aimingoo 2016-02-02 01:34于墨尔本 我的父亲做厨三十余年,却是半路出道的。他早先是一个井下的挖煤工人,后来想法子出了矿井调到食堂从杂工做起。早些年,是还讲师徒之道的时候,他是拜了师学过艺,而后来又传过徒弟的。父亲成名时红白两案全通,冷菜热菜皆擅,中餐西点食雕拼盘都自成其道。他后来去正规的培训班考了证,然而惜在文化太低,只能拿得一个三级厨师的证儿。不过放在他那个年代, ...

深夜食味记之一:番茄鸡蛋汤

这两天深夜没得睡,但空出些时间来跟网友聊聊吃的。老友@韩磊 的#深夜谈吃#已经名声在外,这名头我也不敢再用,于是搞了个#深夜食味记#来写写。这样的深夜怕也没几个,所以写得几篇便是几篇吧。 aimingoo 2016.02.02于墨尔本 多数人了解的川菜都是道听途说,偶然吃到的,也是坏厨子做坏了的味道。“重油重辣重咸”的川菜特色便是这样的厨子搞出来的。相对应的,有人便把“佐料调味最节约”的好处要归在粤菜里去。 ...

开始怀疑我的作文风格

周筠老师已经很多次提到对我的作文风格的意见。综合起来,应该有三点,第一是虚话太多,实话太少;第二是古文引得太多,不必要;第三是文白夹杂的,读起来不顺畅。总的来说,这些问题我都是有些,但心底里总是在挣扎:改不改?怎么改?改完了是什么样子?改完了是不是我要的那样东西? 正所谓东施效颦,别人的笑脸儿没学会,自己的却忘掉了。我的风格到底是什么风格呢?怎么形成的呢?这些东西我得回过头来想想,想清楚了,再改不迟。 首先,我认为不同的内容应该是不同的文风, ...

刮大风与出太阳

这是我在中学时代、14年前写的一篇作文(1995.09),也算是在课堂上即兴的随笔。很多年了,再没写过类似的文章,今天翻到了,仍觉有感,于是贴了来,作篇博文吧。 从早晨起就狂风飒飒的。房前屋后的大梧桐的枝杈被拧扭着,而叶片,则如盈弦之箭,几欲奔出。时不时的,对面楼房上还碎裂下几块玻璃来,掉在地上,咣的一声,总让人觉得今天必有暴雨。 这夏未的时候,雨也是说来就来的。于是放弃了出去的念头,一心在家中看电视。到了中午, ...

刀与磨刀(之一)

aimingoo 2009.07.19 自小喜欢刀。曾经把一根粗钢丝砸成铁片,然后再细细地磨出刃口来,变成像柳叶一样的小刀。也曾经把钢锯条拿去砂轮机上磨、成型,变得像飞镖一样。在印象中,我还曾经做过一套小小的刀,用来雕刻粉笔。想来,如果不是家境不好,可能我自小就变成了雕刻师、刀匠或者刀客。 与刀有缘分,与我的父母亲都有些关系。父亲是厨师,所以常有两三把刀在用着,用来砍的、切的和片的,厚薄形制各各不同。而母亲是裁缝, ...

感受支付宝

去年英雄会前后到的北京,而今年离开北京也是在英雄会的前后。时间匆匆便是一年,一面是无有所得,另一面则是心性练得越发的沉稳了。有很多东西渐渐地去做、去感受、去蹉跎,慢慢地也就明白了。所以人嘛,不要怕错,不要怕烦,不要怕没成绩,怕的是没思考。走过了路,摔过了跟头,跟没事人一样,那便是白经历了,老天爷掉块宝在他身边,也是无视的。 去年赴京时正赶上英雄会,那时便做了一首小诗,写道: 昨夜方泸闵,此时已京中。 将相王侯府, ...

骂作!

骂作! —— 市场经济与个人情感 在DOGN(一个私人的、小圈子的社区)里,我曾经给一个用极其夸张的语言来称赞我的老朋友说:棒杀是杀,捧杀也是杀,区别只是前者用棒子击打,后者用手托衬,死却是一样的死法。 所以,个人感情里,我不太喜欢捧。捧得过了,人就昏了。托衬得太高,虚无实底,掉下来也就摔死了。同样的,我也不喜欢“作”,做作得过头了,看起来印痕满满,如同乞丐的衣服, ...

再会英雄

因家事之扰,辞去了在盛大的工作,携妻(joy)一同来到北京。这已经是一月之前的事了,一个月来,搬家、租房、办理网络……以及我兄长在北京的一些私务事,忙得焦头烂额。现在总算安顿了下来,正这时CSDN英难会的邀请函也寄了过来。哈哈,当然得去,不过再也不是什么架构师的头衔了。 毕竟人在北京了,不必如去年一般经受飞机的惊骇,本以为可以欣然而往,但好事多磨:我忘了带邀请函了。于是joy只好再开着车回到租住处,这一来一回地折腾,到会场时已近10点。 立即被博文的海猫兄拉去: ...